2012-11-03

跪、跽、垝、陒、祪、𢈌、毀、䠆

先說跪字,Starling資料庫擬音*ghʷajʔ、*khʷajʔ,鄭張尚芳擬音*grolʔ、*khrolʔ,廣韻渠委切去委切二讀。Starling資料庫沒說從哪個語系而來,我認為最有可能是南亞語源*[]kuul,意思是膝蓋,轉變為跪很自然。聲母轉變成濁音和送氣音(有方言讀送氣音)很普遍,-l尾變成-j跟突厥語一樣,連鄭張尚芳也認為如此。再說跽字,意思是跪,Starling資料庫找不到此字,鄭張尚芳擬音*grɯʔ,廣韻曁几切。也有可能這個字是從*[]kuul而來的,這點我不敢說。
然而跪還有一種可能,跟垝、陒、祪、𢈌同源。垝、陒、祪,廣韻過委切,垝垣毁垣也,陒同垝,祪毁廟之祖。𢈌毀也,廣韻詭僞切。而這些字可能跟毀同源,廣韻許委切況僞切,唯一的區別在於毀是磨擦音聲母。那麼這些字跟跪有甚麼關係呢?我認為毀的本意是崩壞,東西垮下來,跪的本意是人垮下來,膝蓋著地是引申意。從同源詞語意來考察,跪從毀字而來比較可信,不像是上一段的*[]kuul而來。那麼這些字有同源詞?我認為南亞語*kəl最有可能,意思是砍倒樹,跟毀的意思很近,不過元音不大合。可是Khmu作kɔːl,Nyah Kur作khùul,Car作kuəl,所以發音上沒問題,確實很有可能。
再來說䠆字,廣韻直良切,䠆跪方言曰東齊北燕之閒謂跪曰䠆。滿有可能是南亞語源,Bahnar膝蓋作kuːltaːŋ,前面kuːl像跪、後面taːŋ像䠆。Bahnar兩者混在一起說可能是方言混雜的結果,跟漢語方言相同,有些南亞方言也有此現象。
討論:本篇文章我給四顆星。除了再舉出南亞語源的例子之外,還再度提到語意轉變,例外還提出了,不但漢語方言有混雜的現象,南亞語方言也有。雖然例子不多,但是極具參考價值,所以四顆星還是有道理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