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-04-26

本部落格的源起

本人自高中開始,就對台語有些興趣;曾經自修查閱台日大辭典,因而看懂片假名(不是平假名,因為該辭典裡的台語用片假名拼音)。(大學唸台灣師大數學系,畢業之後,在中學擔任數學教師十餘年,但始終覺得教書不適合我。教書時重拾對語言的興趣,曾經連考七年語言學研究所(不只一間),但是始終未能錄取,其中三次還進入口試階段;但是覺得這些學系始終有本位主義;好像他們老是覺得我是數學系的,來考語言學研究所,未免是外行;所以04年開始就沒再考了。大約02年時,買了一本全廣鎮的漢藏語同源詞研究,讀後發現漢藏語系似乎跟印歐語系有同源關係(後述),因此覺得漢-高加索語系令人無法接受。07年買了一本朱學淵的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,讀後發現很有創見,但是大部分的內容太過牽強。08年初覺得教書令人厭倦,請假在家陪父母;整天無所事事,也就上網查資料;從維基百科中赫然發現,突厥語系(英文連結,因為中文的沒同源詞)似乎跟漢語(不是漢藏語,跟藏語關係較小)有同源關係(後述)。因此也就接觸到同為阿爾泰語系(應該是超語系)的蒙古語系,竟然發現商朝的祖先是蒙古語系(後述),甚至也是蒙古語系(後述)。一時之間,終於豁然開朗,原來為什麼漢語和藏緬語的同源詞這麼少,甚至有人懷疑漢藏語系使否存在。學者一直注意漢語和南方的壯侗語系苗瑤語系南亞語系的關係,卻一直忽視北方的印歐語系,突厥語系,蒙古語系和通古斯語系;古書一直記載中原和北方這些民族的關係,這實在是非常奇怪。滿心想要發表,但是想想那些語言學的教授大概會叱之以鼻;不過現在網路發達,根本不需出版社或大學就可以自己發表意見,所以就有本部落格的誕生。

本部落格的觀點迥異於一般認為漢語是漢藏語系的一個分支;漢語在先秦時代就已經是由多個語系(藏緬語系,突厥語系,蒙古語系,南亞語系或通古斯語系)融合而成的;秦以後,由於帝國的擴張,南方的語言再融入漢語裡;所以並不存在漢藏語系,漢語是一個非常古老而且複雜的混合語。現在所謂的五族共和,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經發生在中原了。另外,本部落格對於傳統的漢語音韻學中的詩經切韻韻圖的基本態度是,他們只代表了某些方言(詩經),或是企圖建立押韻的標準(切韻,韻圖)。他們具有參考價值,但是比不上比較語言學(比較各方言及其他語系)來的重要。而且本部落格認為,中國自古以來戰亂頻仍,人民流離失所,方言混雜的因素非常重要;因此基本上拋棄了自高本漢以來以切韻為主的擬構系統,而以一種比較鬆散的方式,即聲母元音韻尾,來擬構上古音。並且由於各地底層或頂層不同,所以先秦不存在標準語(一般稱之為雅言);所以不同方言的差異性(如)是討論的主題之一。再來,本部落主要討論漢語(尤其是上古漢語),但是偶而也會討論現代方言;由於筆者的母語是台語(閩南語),所以會討論一些閩南語的主題,但都是跟整個漢語研究相關的。本人的Google帳號tsihonglau就是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中的志宏劉(因為lautsihong劉志宏已經被別人用走所以只好這麼拼)。

本部落格是屬於本人意見,文章是本人作品,因此享有著作權保護,請勿直接整篇轉載(部分轉載及申論可以)。本人覺得中文部落格往往不尊重著作權, 一大堆部落格只是抄襲轉載而已,這會對部落格的前途造成負面影響;所以請勿直接整篇轉載,最好用張貼意見連結,或反向連結來發表自己對於某篇文章的心得。我歡迎任何的批評跟指教,不會刪除,但是對於屬於廣告的意見,只好盡量刪除就是了。至於本部落格所引用的一些網路資料庫及書籍,我會盡量使用連結的方式來讓讀者自行查閱(後述),頂多引述部分內容;再者我會引述我擁有的參考書,也盡量指出書名,ISBN,頁數等,讓讀者自行查閱驗證。如果上述的引述,有違反著作權的行為,請告知,我會立刻刪除文章,並請原諒。再來我的文章如果是屬於同源詞猜測,會依照同源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分類,從最有可能的五顆星,到最不可能的一顆星;另外會標示屬於藏緬,印歐,突厥,蒙古,通古斯,南亞等語系的同源關係;這些屬於個人主觀判斷,各位讀者認為同源詞不妥,歡迎批評指教,並把更好的解釋更新到文章裡。這也是我設立本部落格的宗旨,希望我的研究不要屬於我個人的猜測,可以在眾多的討論下,使得漢語的歸屬問題愈辯愈明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