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12-01

格、胳、袼、骼、觡、戟、屐、𨍺

先說格字,Starling資料庫擬音*krāk,鄭張尚芳擬音*klaag(一等),*kraag(二等),廣韻一等古落切(樹枝),二等古伯切(式也,度也,量也。)。擬一個複聲母*kr-、*kl-純屬為了解釋諧聲的產物,毫無方言根據。標題中其他字詞也多被擬成複聲母,不再贅述。諧聲字根各長期以來,一直被擁護複聲母的學者當成是漢語有複聲母的重要例子。現在我們就來破解這個迷思,還原真相。首先格的一等及二等在廣韻中解釋不同,兩者看不出有同源關係。一等作樹枝解的格,說文作木長皃,徐鉉註解樹高長枝爲格。在廣韻中跟它同音的有胳袼兩字,胳是胳腋,袼是袼䘸也又袂也。說文胳是亦下也,並無袼字。其實胳袼本一字,人體腋下是胳,衣服䘸下是袼。胳字又指手臂,而袼字又指衣袖(袂),這是怎麼回事?其實,格、胳、袼三字同源,本意為枝,樹枝是格,人的肢體(特指手臂)是胳,衣服的肢體(特指衣袖)是袼。胳又指腋下(軀幹手臂分枝之處)是引申意,袼又指䘸下,甚至引申為䘸縫(分枝之處必須縫合)。再來廣韻中跟三等格字同音的有骼觡兩字,骼是骨骼,觡是鹿角。其實胳骼本一字,經典常互作,就像體字有從身(軆)或從肉(漢簡常見)。胳骼本肢體,引申為骨骼之意。就像德文Bein(腳)和英文Bone(骨)同源一樣,肢體和骨骼意思常常互轉。至於觡指鹿角是因為,鹿科的角有分枝,牛科的沒有。再來戟字,廣韻几劇切,格的二等轉成三等,刃戟。說文作𢧢,有枝兵也。增韻解釋雙枝爲戟,單枝爲戈。最後屐𨍺兩字,廣韻奇逆切,及戟的濁聲母,屐是履屐,𨍺是車𨍺。屐𨍺本一字,𨍺是車軸伏兔,但長得像木屐,故名。木屐是底下前後有兩木塊,側面看起來像分枝,數千年來基本樣式不變。總之以上所說的字詞,都可以追溯一個根本意義—分枝。
再說這個詞彙有無非漢語同源詞佐證?我認為最可能是南亞語源,佤德昂語支*kaak,意思是樹枝。那為什麼其他方言沒有?可能是其他方言消失了,更可能是原本就只存在於佤德昂語支,只是漢語擴散了這個語支的詞彙。語音演變個過程擬測如下:*kak(二等,骼、觡)有兩種演變,元音往後*kɑk(一等,格、胳、袼),插入-j-介音*kjak(三等,戟),再聲母濁化*gjak(屐、𨍺)。為何有這些演變?很簡單,各個漢語方言自然有各別的發音,各種語意及字形也是來自各個方言(時間和空間都算)。至於-l-,-r-複聲母實屬無稽之談,根本找不到方言證據。佤德昂語支也有這類複聲母,可是卻毫無反應。廣韻中來母鐸韻,沒有一字有分枝的意思(廣韻袼字又作來母鐸韻,不過意思跟分枝無關),其他類似的入聲韻也沒有反應,可是我們卻在舌根聲母中找到這麼多同源詞。可見複輔音學者提出的理論實在荒謬不過,只靠諧聲的擬音實在危險。古人為何k-,l-互諧,著實令人費解。但是古人自有一套邏輯,諧聲出來的字是給當時人看的,並不會想到後人。後人無法理解當時的諧聲邏輯,實在不足為奇。之後我們會提出專文論述這點。
討論:這篇文章我給四顆星。首先它否定了很多複聲母學者提出的理論—單靠諧聲關係擬測複聲母。複聲母可能存在於古漢語,但是必須有方言(含非漢語)佐證。再來再次否認二等韻有-r-介音,單純從方言解釋。最後跟上一篇文章一樣,追溯一些詞彙到單一源頭。本篇極具參考價值,所以四顆星還是有道理的。

1 則留言:

Alex Wei 提到...

谢谢刘先生更新这个部落格。另外一个常见的复声母例子是以“监“为声旁的字,如“蓝“和“监“等。先生可以证明他们也不是复声母吗?